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为基本途径,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体制、扩大开放,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在支撑中部崛起、密切东中西联系、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目标为“五新”:增创粮食生产新优势,构筑“三化”协调新格局,实现改革开放新突破,取得转型发展新跨越,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在具体实施中,分两步走:
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力争到2015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发展接近中部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进一步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迈出重要步伐,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成为支撑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
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到2020年,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努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中原城市群在全国的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实现新跨越,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初步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基本建成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开放创新、和谐繁荣的中原经济区,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
战略定位
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
251平方米的农家小楼
新乡市延津县王楼乡中苑社区的张清芬每天都要在自己的新房里转悠上好几趟,“看着心里就是美。”张清芬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自来水、抽水马桶……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251平方米,外带一个能种花种菜的小院,孩子们还可以就近到服装厂上班。把小孙子送到幼儿园,在附近的超市买点菜,张清芬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一个城里人了。新乡市率先在我省启动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这种以新型城镇化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条贯穿发展始终的红线
放眼全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发展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一条红线逐渐明晰并贯穿于发展的始终,那就是持续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数据测算,“十一五”前四年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3%,城镇化率2009年为37.7%。在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同时,是河南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超千亿斤;是2009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16%。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突出重点,利用重点突破的办法协调推进呢?《纲要》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带动作用,统筹安排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
前三季度我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3%,有望全年增长突破10%,但环顾周边,我们又必须警醒。在区域经济发展千帆竞发的今天,河南乃至整个中原经济区如何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呢?
吸引产业转移的巨大“磁石”
这样的一个火爆场面或许是最好的注脚之一。11月12日,由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郑州2010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拉开大幕。381个项目成功签约,带动了1370多亿元的投资,这些项目个头大、质量高、集群承接效应明显。
《纲要》指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需要“加快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新的重要动力源
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全国最具活力的内需市场,《纲要》里这些新鲜的词汇描绘了未来中原经济区的美好前景,也强烈地释放着一个信号——涵盖1.65亿人口的中原经济区最大的财富就是人口,把巨大的人口数量变成人力资源,就能变“包袱”为“财富”。
除了内生动力的激发之外,近年来形成的亲商、爱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更是一笔宝贵财富。河南优裕的投资环境正在成为产业转移的巨大“磁石”,中原经济区借力发展,主动融入全国、全球产业体系的趋势已日趋明朗。“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成为促进全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新的重要动力源”,中原经济区当仁不让。
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空中公交”现身中原
11月12日,郑州至广州“空中快线”开通,从早8点到晚9点,平均每小时一班,这是郑州首条空中快线。在郑州做生意的广东人李朝旭高兴地说,“这样的频率,完全可以叫空中公交啦。”
郑州机场开通“空中快线”决非偶然,这与河南地处中国的心脏地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有着密切关系。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细数河南12大优势时,首先论述的就是“中之势”。
独一无二的“双十字”
“中原通,全国通”。中原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完善,特别是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已在郑州搭建了全国重要的“双十字”快运中心。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体系,使河南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
交通的发展必然带来物流的繁荣。早在2008年,日立物流株式会社就入驻河南,成为首家进入我省物流领域的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联邦快递、中外运集团、中远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也纷纷加入。在去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郑州成为全国性的物流节点城市。物流业将成为我省“十二五”规划中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基于此,《纲要》提出,“以建设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航空枢纽港为骨架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在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中的作用,凸显郑州交通、物流、商务中心地位,形成服务中西部、面向全国、连接国际的现代物流服务中心。”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核心区
10月28日,河南博物院,面对精美的文物,来自厦门的教师吴莲妹流连忘返。“太震撼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来这里看看,因为这里是我们的根脉所在。”
打造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之根、民族之根、科技之根、城市之根、文字之根……河南一直都是中华文化的正根、正道、正宗、正统。中原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吸引力、渗透力正是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文化维系。
文化是中原经济区最重要、最显著的优势之一,中原经济区理应充分挖掘好文化资源优势,传承和弘扬好这笔无可复制的财富。正因为如此,《纲要》提出“突出根文化、姓氏文化、汉字文化等中原文化的传承弘扬,建设全球华人寻根拜祖圣地,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区域,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未来区域发展的亮点
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明,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经济和产业层面。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一群来自河南塔沟武校的少林小子们表演的《白云之帆》成为最震撼人心的“压轴大戏”。与少林文化走向世界同步的,是动漫《少林海宝》登陆央视,是大型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东京梦华》的声名远扬。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发展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未来区域发展的新亮点。
正如《纲要》指出的要“大力推动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中原风貌、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一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代在中原大地呼之欲出。
基本原则
实现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河南的主体作用,贯彻“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有效运作、求实求效,突出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突出科学发展。
2.突出“三化”协调。
3.突出载体建设。
4.突出改革开放。
5.突出改善民生。
6.突出服务大局。
我想,
中原经济区应该……
漯河市汇中机械公司退休职工杨凡娥:梦想当中的中原经济区,对于我们老人来说,一是养老金能再多一点,生活质量更高一点。一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早日解决。对了,还有一个就是孙子辈的教育问题。现在好多学校挤的不行,希望到时候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早日成才。
郑州大学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杜攀:经济区内人才集聚效应和产学研集聚效应将急剧放大,会形成很多有实力的科研团队,如果有合作意向,跨区域合作的大型研究也将成为常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同时发力,这些成果必将会进一步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许昌禹州市棉织厂王定朝: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我们最有利的是有活干了,有活干,工资肯定会提高,生活条件也会好起来。听说有很多企业、工厂要搬到河南,这多好啊!很多人不用出门打工了。
平顶山郏县黄道乡山前李村张接女:听说要建中原经济区,很是高兴,因为经济发展好了,挣钱的门道自然就会多,孩子们挣钱也会越来越容易,我们老人的养老问题、看病问题也会有保证,我的孙儿们也会有好的学校可上了。
郑州市文化路小学学生周懿然:天比现在蓝,有好多公园,公园里有好多花,还有好多鸟做我的好朋友。